电话:15310821309(可加微信)
电话:15310430939
微信:84801871
Q Q:84801871
邮箱:84801871@qq.com
网址:http://www.shbyz.com
地址:
江北区: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江湾城十栋2504(轻轨华新街站一号出口)
渝中区: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英利国际广场2栋(轻轨大坪站6号出口)
在福建漳州和山西朔州★✿,各矗立着一座跃马提枪★✿、飒爽英姿的女英雄雕像★✿,这位女英雄就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2009年国庆前夕★✿,李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李林烈士牺牲85周年★✿。85年来★✿,英雄的故事在故乡和牺牲地为人熟知★✿。每年家国同祭的时刻★✿,晋闽两地干部群众自发祭奠李林★✿、缅怀英烈★✿。远在福建的亲人及各界代表还经常远赴山西朔州★✿,看望长眠在这里的英雄女儿★✿。在晋闽两地人民心中★✿,她是民族的英雄★✿,也是两地续写山海深情的一座桥梁★✿。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街★✿,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曼街★✿、山西省文水县胡兰东大街一样★✿,都是以女性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漫步在李林街★✿,只见商铺林立★✿,人群熙攘★✿,氤氲着人间烟火气★✿。
“这条街是为纪念一位名叫李林的抗日女英雄而设立的★✿。常听家中长辈讲起★✿,那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双枪女英雄★✿,牺牲的时候才24岁……”
李林出生于1915年11月★✿,原名李秀若★✿,福建漳州人★✿,幼年居住在漳州市芗城区★✿,后随养母出国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她先后在厦门集美中学★✿、杭州中学★✿、上海爱国女中就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李林到太原参加牺盟会★✿,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她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屡次重创日军★✿。1940年4月★✿,日伪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被日伪军包围后宁死不屈★✿,壮烈殉国★✿,用生命践行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铿锵誓言★✿。
从李林街往南★✿,经过两三个街区★✿,便来到该区唯一一所高中——李林中学★✿。李林中学的前身是平鲁一中★✿,始建于1956年★✿。1985年★✿,为纪念抗日女英雄李林★✿,经上级批准★✿,平鲁一中更名为李林中学★✿。这所学校也是山西省以先烈名字命名的7所学校之一★✿。
走进李林中学★✿,校门口的李林烈士浮雕★✿、校史馆入口处的李林烈士雕像★✿,无不见证着这所学校与英雄的关联★✿。“我们学校的新生★✿,‘开学第一课’是聆听李林烈士的故事★✿,学唱的第一首歌是《李林颂》★✿,第一次校外活动是徒步到李林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李林中学教师王建珍介绍★✿。
从李林中学再往南一段距离★✿,便是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民族女英雄★✿,大名叫李林★✿,远离南国到塞外★✿,抗战为人民……”在讲解李林事迹时★✿,陵园讲解员成福娟总会唱几句在雁北地区传唱很广的《李林颂》★✿。成福娟介绍★✿,这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原名平鲁县烈士陵园尊龙凯时官网★✿,后更名为李林烈士陵园★✿。与李林一同长眠在这里的★✿,还有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在平鲁大地上的1300多名烈士★✿。陵园旁边就是李林烈士纪念馆★✿,自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都会接待大量来自各地的参观者★✿。
每逢清明节★✿、中小学开学★✿、李林烈士牺牲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当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都会自发来到陵园缅怀烈士★✿,重温红色历史宠妃易孕系统★✿。今年4月26日★✿,这里举行了纪念华侨女英雄李林烈士牺牲85周年活动★✿,朔州军分区★✿、平鲁区党政部门领导★✿、山西厦门商会★✿,李林亲属及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
对进山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深入周边村庄普及防火知识……仲夏时节★✿,北固山林区一带活跃着李林英雄民兵班民兵们的身影★✿。
最近★✿,因林区游客增多★✿、农事活动较为频繁★✿,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朔州市平鲁区人武部积极组织基干民兵奔赴辖区重点林区★✿,协助当地林草局开展火灾隐患排查★✿、防火知识宣教工作★✿。这支以女英雄李林名字命名的民兵班★✿,在坚守森林防灭火阵地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她们践行全域覆盖巡护尊龙凯时官网★✿、全时动态监测★✿、全员应急响应的“三全”战备原则★✿,将传统瞭望哨与无人机巡查有机结合★✿,完善“网格化+智能化”防控体系★✿,大大缩短了火情预警响应时间★✿。截至目前★✿,该民兵班顺利处置初期火情10余起★✿。“李林烈士曾守护了这片土地和人民★✿,我们也要像她一样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完成常态化巡护任务的副班长张倩告诉记者★✿。
李林英雄民兵班原名李林民兵班★✿,1953年经原雁北军分区批准成立★✿。1997年7月25日★✿,李林民兵班在全省民兵军事大比武中夺得女民兵特种目标对抗射击团体第一名★✿,被省委建筑摄影★✿、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李林英雄民兵班”称号★✿。
李林英雄民兵班现有15名民兵★✿,平均年龄25岁★✿。每年她们都会集中两个月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平时则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征兵宣传宠妃易孕系统★✿、国防教育★✿、防火护林等活动★✿。为搞好军事训练★✿,她们开展“互促共学”活动★✿,遴选能力比较突出的民兵与新入队成员结成帮扶对子★✿,围绕军事理论★✿、训练技能等分享实用招法★✿,提高训练水平★✿。在不久前平鲁区组织的民兵大比武中★✿,她们包揽团体防护★✿、应急救护等5个单项课目冠军★✿。“从李林烈士手中接过精神火炬★✿,我们誓做新时代的铿锵玫瑰★✿!”班长王晔飒的这番话道出了这群女民兵的心声★✿。
此外★✿,李林英雄民兵班还积极与其他英雄集体开展共建活动★✿。去年底★✿,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李林英雄民兵班与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共聚一堂★✿,围绕“高擎英雄旗帜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争做新时代英雄传人”展开座谈交流★✿,分享民兵队伍建设经验★✿。“两支英雄集体血脉相连★✿,我们将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把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班长李娜表示★✿。
“回望李林24年的生命历程★✿,她是抗战中山西第一个女游击队长★✿,也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华侨抗日女英雄★✿。她文武双全★✿,与平鲁人民结下鱼水深情★✿,在这片土地上镌刻了团结与大爱的温暖篇章……”前不久★✿,由朔州市平鲁区人武部联合李林烈士陵园共同运营的“李林传人讲李林”微信平台★✿,更新了最后一期“李林”系列特别节目——“永远铭记”★✿。
自去年8月1日开通以来★✿,“李林传人讲李林”微信平台共推出39期“李林”系列特别节目★✿,生动再现了李林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女中豪杰”“105分的作文”“北出雁门”“马踏新泥”……那些李林人生的“高光”时刻★✿,被制作成一个个短视频★✿,配发精心打磨的文案★✿,收获良好传播效果★✿。
“我父亲是一名军人★✿,我小时候就常听他讲李林的英雄事迹★✿。上学后★✿,每年清明节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去李林烈士陵园扫墓★✿,高中时我就读于李林中学尊龙★✿,★✿,工作后★✿,我为李林英雄民兵班的宣传片写过文案★✿。”朔州市融媒体中心影视创作部工作人员★✿、“李林传人讲李林”公众号撰稿人赵海霞笑言★✿,作为土生土长的朔州人★✿,她和这位女英雄缘分颇深★✿。去年起★✿,她接到为“李林传人讲李林”系列节目撰写文案的任务★✿,从撰稿到成稿★✿,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她查阅了大量有关李林的相关资料★✿,走访了和李林同一部队的战友★✿。
“撰稿前★✿,李林于我而言是一个熟悉但又有些距离感的名字★✿。完成‘李林’系列特别节目最后一期★✿,好像陪一个故人走完了短暂但光辉的一生★✿。那个在南洋国文课上面对外国人羞辱祖国勇敢站出来回击的她★✿,那个在北平街头游行死死护住红旗的她★✿,还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她★✿,是如此鲜活而立体★✿,是和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家人★✿,这份深切的缅怀之情以前从未感受过宠妃易孕系统★✿。”对于这位可亲可敬的英雄★✿,赵海霞总感觉仍有话要讲★✿。于是★✿,赵海霞与市融媒体中心融媒研发部工作人员仝达合作创作歌曲《李林》★✿,她负责填词★✿。
“1929年★✿,祖国轻声召唤★✿,一代侨女★✿,南洋归来尊龙凯时官网★✿,★✿,回家的轮渡靠岸★✿,理想和抱负填满……1936年★✿,战火在大地燃★✿,一位勇士★✿,晋北征战★✿,骏马驰骋在前线★✿,洒下热血的誓言……”这首歌曲上传到互联网后★✿,收获了许多好评★✿,逐渐在当地干部群众宠妃易孕系统★✿、学校师生中传唱开来★✿。
近年来★✿,山西军地各级先后整理李林事迹宠妃易孕系统★✿,出版《李林传》★✿,拍摄电视剧《烽火侨女》★✿,还创排北路梆子现代戏《侨女李林》★✿。李林的名字★✿,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愈发响亮★✿。
福建漳州★✿,九龙江畔的水仙花谢了又开★✿;山西朔州★✿,洪涛山下的榆叶黄了又绿★✿。塞外的黄土地永远铭记着女英雄血洒疆场的壮烈场景★✿,故乡的石板巷始终回响着她少年时代的跫音尊龙凯时官网★✿。
今年4月26日★✿,纪念李林烈士牺牲85周年活动在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同日★✿,漳州市“寻访李林红色足迹”系列活动在漳州古城正式启动★✿。由媒体记者★✿、党史专家组成的寻访团队★✿,从烈士故乡漳州市芗城区出发★✿,前往厦门集美★✿、上海★✿、山西朔州等地★✿,追寻李林的成长足迹★✿。
仲夏时节★✿,漳州塔口庵静静沐浴在晨晖中★✿,庵前古榕依然枝叶繁茂★✿。“1915年寒冬★✿,一名出生仅40天的女婴被遗弃于此★✿。侨眷陈茶抱养了她莱卡镜头★✿,取名‘翠英’★✿。”驻足庵前空地★✿,侨史专家郑来发凝视着这座百年古刹★✿,感慨万千★✿。这方天地★✿,正是抗日女英雄李林人生征程的起点★✿。
“姑姑14岁随养母从印尼回国后★✿,就住在这里★✿。”跟随李林侄女李舟玲的脚步★✿,寻访团队走进漳州市龙海区石码街道一条窄窄的石板巷★✿。闽南风格的骑楼分列两旁★✿,其中的20号房屋就是李林养母陈茶的住所★✿。当年★✿,李林就是从这里出发★✿,赴厦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读书★✿。如今★✿,这里即将改建为李林故居陈列馆★✿,通过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场景★✿,生动再现其生平事迹★✿,不久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对公众开放★✿。
“这张照片就是姑姑在那时候留下来的★✿。”翻开一本旧相册★✿,李舟玲给笔者展示了一张李林中学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李林留着利落的短发★✿,眉宇间英气十足★✿。李舟玲说★✿:“姑姑在厦门集美中学上学★✿,周末回来常带父亲玩★✿,教他识字★✿、吹口琴相机选购★✿,★✿。每次开学★✿,父亲总闹着要跟她走……”李舟玲又捧出一个光润的寿山石笔筒★✿,背面刻着“李秀若用之★✿,置于一九三一年二月”等字样★✿。“姑姑生前酷爱读书★✿,这个笔筒见证过她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父亲临终前将姑姑的笔筒和多年搜集到的剪报资料托付给我★✿,希望我们永远记得她★✿。”李舟玲回忆道★✿。
“李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青年★✿。在校期间★✿,她爱好文学★✿、体育和音乐……”在厦门集美中学南薰楼东侧的李林园★✿,教师蔡雯静正向学生讲述李林学姐的校园经历★✿。这座由校友捐建的纪念园★✿,是集美中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李林园旁尊龙凯时官网★✿,设有一间陈列馆★✿,展陈着李林从海外返回祖国时的护照★✿、参加体育比赛的照片★✿、毕业证书等物品★✿,记录了一位爱国女青年的青春年华★✿。“李秀若在这里★✿!”翻开泛黄的校史名册★✿,笔者找到了英雄的名字★✿。
“造成(培养)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上海爱国女中校史馆内★✿,校长吴俊杰轻抚保存完好的李林学籍卡★✿,轻声诵读校训★✿。1935年春★✿,李林在此立誓★✿:“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1936年西安事变后★✿,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李林”★✿,奔赴抗日前线★✿。
“李林牺牲后★✿,乡亲们徒步五里外取来清水★✿,含泪为其擦拭血迹★✿,用白布庄重包裹遗体★✿。”提及这段历史★✿,朔州市山阴县郭家窑村的窑洞前★✿,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宝国语气凝重★✿。
八十五载光阴流转★✿,李林的精神火炬从未熄灭★✿。李林街★✿、李林中学尊龙凯时官网★✿、李林烈士陵园★✿、李林事迹陈列馆★✿、李林园……英雄的名字因铭记而不朽★✿。
在福建省漳州市李林事迹陈列馆雕像前★✿,龙海区老兵宣讲团成员为双第华侨小学学生介绍李林烈士事迹★✿。
在李林的故乡漳州★✿,古县中学将李林事迹编入校本教材★✿,设立专题陈列室★✿;厦门集美中学特设“李林班”传承红色基因★✿,还与李林中学★✿、李林烈士陵园达成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尊龙凯时官网★✿。在李林战斗过的山西朔州★✿,李林的英勇事迹已成为李林中学“开学第一课”必讲内容★✿,校史馆内提枪跃马的李林雕像★✿,让路过的师生驻足瞻仰★✿。
闽南师范大学芗涛剧社编剧吴浩宇★✿,因与李林同日出生★✿,视宣传其事迹为使命★✿。他创作的大型话剧《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通过艺术再现李林教弟吹口琴的温情★✿、书写抗日檄文的激昂★✿、血战荫凉山的壮烈等经典场景★✿,已深入城乡社区★✿、校园军营等巡演近百场★✿。
随着“寻访李林红色足迹”系列活动进入尾声★✿,寻访团队重返英雄的出生地漳州★✿。那个带着灿烂笑容坚定走向抗日战场的华侨少女的身影★✿,在大家的脑海中愈发清晰★✿。